中国首次海域可燃冰试采成功 开采技术领跑全球
今天,国土资源部宣布了一项重大突破:我国在南海进行的可燃冰试采行动取得了成功。这一消息对于当前能源紧张的全球形势来说,无疑是一缕春风。我国因此跃居全球首位,成为第一个在海域实现可燃冰连续稳定产气的国家。
可燃冰,并非我们常想象的那样如冰块般存在。在地球的广大范围内,绝大多数的天然气水合物都与泥沙混合在一起。南海神狐海域成功开采的,正是一种泥质粉砂类型的矿藏,这种矿藏因其巨大的商业价值而备受瞩目。
我国的天然气水合物储量丰富,仅海域预测的资源量就达到800亿吨油当量。世界范围内的资源量更是高达2100万亿立方,足以供人类使用千年。在可燃冰研究的初期,我国就明确了这一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研究方向。
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副局长李金发表示,虽然试采过程中面临诸多困难,但成功的开发具有重大意义。他坚信,在未来的二十年内,这种具有巨大潜力的天然气水合物将得到商业性开发和应用。
那么,可燃冰是如何形成的呢?它为何如此受到重视?原来,可燃冰的形成需要满足三个基本条件:原材料、温度和压力。在海底和永久冻土带,只要这三个条件得到满足,可燃冰就会生成。我国不仅是海域可燃冰的探明者,也是陆域可燃冰研究的先驱,是世界上第一个在中高纬度高原冻土带钻获可燃冰实物样品的国家。
关于可燃冰的藏身之处,根据最新的《中国能源矿产地质调查报告》,我国可燃冰的预测远景资源量超过1000亿吨油当量,开发前景极为广阔。这些可燃冰主要分布在海域和陆域的永久冻土带。其中,2013年和2015年在我国东部海域的两次发现,为我国可燃冰的试开采提供了重要参考。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研究的深入,可燃冰的开采和利用将逐步从理论走向实践,从实验室走向市场。未来的能源市场,可燃冰必将占据一席之地。我们期待着这一清洁能源为我们的生活带来更多的便利和美好。经过连日来的深入研究与勘探尝试我国的南海海域可燃冰试采已经取得圆满成功这一消息振奋人心我国成为了首个在海域实现可燃冰连续稳定产气的国家这标志着我国在清洁能源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
实际上可燃冰并非像普通冰块那样存在于我们的想象中大部分天然气水合物都与泥沙混合在一起此次南海神狐海域的成功开采属于泥质粉砂类型矿藏此类矿藏因其商业价值受到广泛关注此外我们还拥有丰富的天然气水合物储量仅海域预测的资源量就达到了惊人的800亿吨油当量世界范围内这一数字更是高达2100万亿立方足以供人类使用千年之久我国自开展可燃冰研究以来始终对这一具有广阔前景的领域寄予厚望